揭密酱香型白酒名字的由来以及酱香型白酒的特点!
1965年之前,中国白酒是没有香型一说的。白酒香型的诞生,离不开一个人,这个人叫李兴发。李兴发生于民国十七年(1928年),建国前在荣和烧坊(茅台前身)当烧酒工,建国后进了茅台酒厂,被祖师级酿酒大师郑义兴收为徒弟。在中 央组织的研究茅台的工作组里,李兴发主要负责研究酒的勾调。勾调就是酒兑酒(可不是水兑酒精兑香精哦),把不同按照轮次、年份、味道的酒之间组合搭配,比如大坛酒勾小坛酒、老酒勾新酒,组合出好的风味。
在尝了200多种酒样、做了无数次实验后,李兴发确定了三种香气比较典型的酒样,把它们命名为“酱香”、“醇甜”、“窖底”,这三种兑在一起就是茅台。因为酱香味突出独特,把茅台代表的香型命名为“酱香型白酒”。
一杯白酒里,98百分之的成分是酒精和水,而剩下的2百分之微量物质,恰恰是白酒风味的来源。它们含量和比例的不同,带来了浓香、酱香、清香等香型的区分,带来了酸、甜、苦、辣等不同的口感。
揭密酱香型白酒名字的由来以及酱香型白酒的特点!
在白酒香型中,有四个基本香型——酱香、浓香、清香、米香,他们可以称得上是白酒中的四位大哥。
还有八种香型,这其他八种香型是四个哥哥基础上,以一种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香型工艺揉和在一起,形成了自身独特工艺诞生出的。
第 一种,知名度高,国酒茅台就是酱香型。1956年起,国家轻工业部对茅台的工艺和质量体系进行了三次总结,在1964年-1966年搞异地生产试点,希望能够找到名酒的酿造秘密,试点到全国各地,让全国人民都喝得上茅台。但都以失败告终,得出一个“出了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”的结论。茅台镇独 有的气候、水土、微生物环境都很适合酿酒
第 二,酱香型白酒发酵时间长,要在每年的端午制酒曲,重阳投原料,经过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,所以产量相对低,成本相对高。
第三,酱香型的香味非常醇厚复杂,目前经过研究,已经可以知道浓香型的香气主体来自于己酸乙酯、丁酸乙酯,清香型的香气主体来自于乙酸乙酯、乳酸乙酯,只有酱香型,主体香气至今未能确认,酯类成分复杂,各种酯都有。也就是说,目前还没有香精可以模拟出酱香口感,酱香型酒是无法用基酒+酒精+水+香精的方法勾兑的,只能老老实实用粮食来酿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