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酒真的可以御寒吗?
看电视剧的时候,当主角们在深山老林里过夜的时候,点着篝火取暖,还要喝点酒,说是可以暖暖身子。天冷喝酒真的能御寒吗?这流传已久的说法和观念到底靠不靠谱呢?
告诉你,还真不靠谱,冬季喝酒不仅不能起到御寒的作用,反而会越喝越冷,进而引发一些机体问题。为什么会这样?
人们通常有这样的体验,酒的度数越高,饮酒后身体越是热辣,于是我们就会错误的认为,酒本身有很大的热量。但是其实,酒的主要成分是啥?酒精和水啊,水就不多说了,酒精含有的热量也极为有限。
根据测定,每克乙醇在人体内能够释放大约7000卡的热量,如果喝下去一两左右的白酒,其热量也就相当于25克油或者50克糖产生的热量,而这些热量其实对人体温度来说是微乎其微的,更关键的是,这些热量也不会在短时间内释放。
喝酒真的可以御寒吗?
这是因为,当酒进入身体后,酒精的吸收和代谢就开始了,酒精本身和其代谢产物,比如乙醛,都有扩张血管的作用,可以使人体肌肤上的毛细血管得到扩张,血液循环就会随之加快,这样一来,就会使人体内的热量较快的散发到体表,人就会感觉到身体发热了。
但是要注意的是,这时身体内部热量的散失,仅仅是短时间的过程,也就是说,酒后的“暖意”是一种暂时的现象,没有多少时间,饮酒者就会感到格外的寒冷了,因为体内的热量散失的较多,所以就会越喝越感到冷。
此外,酒精及其代谢产物,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麻醉作用,肌肤对外界温度的敏感度会下降,所以容易患上感冒或者冻伤,尤其是老年人,不要用酒御寒,老年人本来就对体温外化不十分敏感,如果因为喝酒引起体温中枢调节紊乱,更容易损伤身体的调温功能。
所以,冬季以酒来御寒是不可取的,而且冬季饮酒容易诱发出血性疾病,脑溢血、胃出血等,心肌梗死也多发生在这个季节。
建议冬季御寒保暖还是要饮食和运动两方面来,吃有营养热量高的食物,帮助身体增加热量,还要适当的锻炼身体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