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酒分类——黄酒
黄酒是用糯米或大米、黍米为主要原料,通过特定的加工手续,受到酒曲、浆水中的多种霉菌、酵母、细菌等的共同作用,经过糖化、发酵、过滤、杀菌后制成的低度酿造酒,酒性醇和,营养丰富,因为大多数带有黄色,所以通称为黄酒。
中国酒分类——黄酒
以颜色分类
1、有橙黄色(例如「绍兴加饭酒」)
2、橙红色(「绍兴善酿酒」)
3、黄褐色(「绍兴香雪酒」)
4、红褐色(福建「龙岩沈缸酒」)
5、 黑褐色(山东「即墨老酒」)
以生产地区的不同分类
1、江南黄酒:用糯米为主要原料,小曲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,以浙江绍兴地区生产者为代表。
2、福建黄酒:用糯米或大米为原料,以红曲酿成;以「沈缸酒」、「福建老酒」、「连江元红酒」最为知名。以白酒酿的「白老酒」,夏天时冰凉饮用,颇具消暑
之功。
3、北方黄酒:以黍米为主要原料,麦曲或麸曲酿成:「即墨老酒」山东「兰陵美酒」为代表性产品。
以制作工艺分类
1、淋饭法:就是将蒸好的米饭通过冷水喷淋而冷却,从而使酒曲中根霉、酵母菌处于繁殖生长的适当温度,有利于糖化发酵;「香雪」等酒用此法酿成。
2、摊饭法:是将蒸好的米饭贪摊于竹簟上并加以翻动,经空气冷却,达到预定的发酵温度,然后加曲和酒母直接进行发酵的方法:「绍兴元红酒」、「善酿」均用此法。此外,也有另外列出「喂饭法」者,此处不赘。
以酿造原料及所用酒曲不同分类
1、稻米酒(如糯米、粳米)
2、非稻米酒(如黍米)与麦曲、红曲酒等等。
不过,大陆目前官方所倾向的国家标准《黄酒及其试验方法》是以酒锺含糖的浓度来分类:
1、甜型黄酒:
凡在100CC酒中含有葡萄糖分超过10g以上者,称为甜型黄酒。以「绍兴鲜酿酒」(13.5%)、「兰陵美酒」(14%~15%)、「杭州西湖佳酿」(12%~15%)为代表。湖南衡阳的「湖之酒」(16%~20%)也属于此型。
2、半甜型黄酒:
含糖份在3%~9.9%之间者为半甜型,例如「绍兴善酿酒」(8%)、「即墨老酒」(10%以下)、陕西洋县「谢村黄酒」(7%~9%)、「福建老酒」(4.5%~7%)。
3、半干(干)型黄酒:
含糖份在0.5%~3%,以「绍兴加饭」(2%)、上海「枫泾特加饭」(1%~3%)、「福建连江元红酒」(1%)为代表。
4、干(干)型黄酒:
含糖份在0.5%以下,例如「绍兴元红酒」(0.2%~0.5%)。按「干」,由英文dry而来。
除了以上四型,如果糖份超过20%,可称为「浓甜型黄酒」,例如「绍兴香雪」(20%~24%)、江西「九江陈年封缸酒」(24.1%~26%)、贵州「惠水黑糯米酒」(24%)、福建福安「密沈忱」(25%)、「龙岩沈缸酒」(27%);广东兴宁「珍珠红」、江苏「丹阳封缸酒」更可高达28%以上。